新聞-突穿眾竅‧徐永旭1992-2014特展
2014/04/25
展覽時間:2014/04/25~2014/06/20 ,09:00-17:00(週一至週五,逢例假日休館)
展覽地點:正修科技大學 綜合大樓11F藝術中心及校園
策展人:龔卓軍
展品材質:高溫陶、瓷土
主辦單位:正修科技大學 藝文處。
指導單位:教育部、高雄市政府文化局、中華民國大學院校藝文中心協會 。
協辦單位: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視覺藝術研創中心、正修科技大學 圖書資訊處、識教育中心、學卓越計畫辦公室、時尚生活創意設計系。
突穿眾竅‧徐永旭1992-2014特展 巢穴孔洞陶藝創作獨樹一格
徐永旭陶藝創作呈現指紋堆積,幾乎是用生命捏出來的,令人感動。
正修科大師生與藝文界共襄盛舉徐永旭陶藝展。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40425 14:14:09)歷經一次次衝擊,手指皮磨破再捏,用生命形塑出一件件獨樹一格的創作,令日本人嘆為觀止,原來陶也能這樣捏,全台第一位獲「2008年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首獎」的藝術家徐永旭今天在正修科技大學展出「突穿眾竅‧徐永旭1992-2014」,透過40件作品與師生分享22年來的心血結晶。
「突穿眾竅‧徐永旭1992-2014」陶藝展開幕茶會今天在正修科技大學藝術展演空間登場,各界藝文人士雲集,副校長李偉山於會中表示,徐永旭老師的陶藝作品看似簡單,卻展現無比的生命力與情感,尤其能在日本陶藝界拿到「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首獎」,真的是非常不容易,欣賞過後令人相當感動。
展覽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長龔卓軍擔任策展人,將徐永旭老師1992年至2014年的作品,進行一次整理性的回顧展出,可欣賞到徐永旭22年來,歷經各個不同階段的人生,透過作品表現方式呈現不同風格。
龔卓軍說,之所以會將主題定為「突穿眾竅」是有典故的,所謂「突穿」指的是動態的發展,將徐永旭老師的「舞」、「劇」、「位」及「神話」系列作品,同一時間展出;所謂「眾竅」指的是洞、穴、孔,如莊子的隱喻,天地孔竅呼應宇宙變化,發出聲響,徐永旭的陶藝創作已與當代藝術融合為一。
徐永旭2000年以前作品除偏重關注自身外,表現手法以隱喻、寓言、批判、文學式的方法創作。2000至2006年間則因個人生命經歷的影響,讓創作跟著劇烈轉變,內容也由向外觀看轉為對自身的關注,手法從說明性、文學式、隱喻表現方式逐漸轉變為以概念方式呈現。2007年則逐漸轉變為不再以造形為創作的核心,而是以概念、行動作為創作主軸。2012年便有像生物般的築巢概念逐漸浮現盤據在他的創作中。
徐永旭並跳脫展演場的框架,將4件陶藝創作置放在校園,讓師生更接近公共藝術,試著把人的思考抽離,朝身體本能面向創作,並以動物築巢的感覺一層層建構,讓陶藝與環境對話,用手指捏出一圈又一圈的陶土,指紋清晰可見,每天7至8個小時,每件作品至少7至10天才能完成。
徐永旭說,常捏到手指皮都磨破了,在求好心切的情形下,手指綁OK絆再做,為的就是要達到更深的意境,終能獲得「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首獎」。
訊息來源:正修科技大學
新聞來源: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46555.aspx#.U2csX8-KDIU
徐永旭陶藝展 一窺孔竅奧祕
記者陳景寶高雄報導
歷經一次次衝擊,手指皮磨破再捏,用生命形塑出一件件創作,全台第一位獲「2008年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首獎」的藝術家徐永旭,昨天起在正修科技大學展出「突穿眾竅‧徐永旭1992-2014」,透過40件作品與師生分享22年來的心血結晶。
徐永旭分享說,常捏到手指皮都磨破了,在求好心切的情形下,手指綁OK絆再做,為的就是要達到更深的意境,終能獲得「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首獎」,為全台第一人。
這次展覽,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長龔卓軍擔任策展人,將徐永旭老師1992年至2014年的作品,進行一次整理性的回顧展出,可欣賞到徐永旭22年來,歷經各個不同階段的人生,透過作品表現方式呈現不同風格。
龔卓軍說,之所以會將主題定為「突穿眾竅」是有典故的,所謂「突穿」指的是動態的發展,將徐永旭老師的「舞」、「劇」、「位」及「神話」系列作品,同一時間展出;所謂「眾竅」指的是洞、穴、孔,如莊子的隱喻,天地孔竅呼應宇宙變化,發出聲響,徐永旭的陶藝創作已與當代藝術融合為一。
徐永旭並跳脫展演場的框架,將4件陶藝創作置放在校園,讓師生更接近公共藝術,試著把人的思考抽離,朝身體本能面向創作,並以動物築巢的感覺一層層建構,讓陶藝與環境對話,用手指捏出一圈又一圈的陶土,指紋清晰可見,每天7至8個小時,每件作品至少7至10天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