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陶瓷行腳

出版單位:工藝季刊 第三十一期 / 徐永旭 文
出版日期:2008 /11月

四年前的夏天受到日本滋賀縣信樂陶藝之森的邀請,為期兩個月的駐村創作,有機會和附近地區的陶藝發展做第一類的接觸。今年的八月,有幸獲得日本第八屆美濃國際陶藝競賽的首獎,因領獎的關係前往岐阜縣美濃地區,再一次深入接觸美濃、瀨戶等地區的陶藝發展,也再度拜訪信樂地區。這四年來因工作關係幾度來回於美、日之間,也有機會做了些觀察與比較。

2008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

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 (The International Ceramics Competition) 是一個有長時間歷史的競賽展覽,十多年前與法國紅堡、義大利法恩札合稱為國際三大陶藝競賽展覽,後來法國紅堡改為雙年策展展出而取消競賽,義大利法恩札限制參加者年齡,因而日本美濃的競賽更趨重要。近年韓國開始舉辦雙年展(第一屆開始於2001年),台灣也於2004年開始舉辦國際競賽,更讓國際的目光聚焦在亞洲這個區塊,其中日本陶瓷深度的發展,一直受陶藝創作者注目與關心,以及競賽發展時間較長,也受到相對的重視與重要的評價。

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是每三年舉辦一次,今年是第八屆展出,內容分為陶瓷藝術(Ceramics Arts)與陶瓷設計(Ceramics Design)兩個部門。它的獎金從第一屆至今始終如一,並不因為台灣、韓國的競爭而改變,改變的是每一屆從世界各地徵件作品數量一直在穩定的成長,今年共有三千兩百八十四件作品參加競賽,入選一百九十二件參加展出。本展覽於競賽簡章公佈的同時也公佈評審的名單,以示公正負責,一般都會邀請本國籍三位、外國籍四位。國際間幾個大型的競賽,評審的邀請大致也都採取這種型態。在這樣評審制度下選取的作品風格會有一定的雷同性,但也可以看出當前這領域中發展的趨勢。也因為主辦國地利之便,參賽與入選人數會相對增加,因此在整個展覽中會突顯出當地國家的風格。尤其在美濃展覽中的設計部門,幾乎是日本人的天下,而且水準頗高,歷屆一直如此,可見日本在陶瓷設計上著墨之深。

陶鄉信樂

離開岐阜縣美濃地區再度拜訪另一著名陶瓷窯區—滋賀縣信樂。這裡有一處國際知名的「信樂陶藝之森」,整個園區包含著美術館、傳統產業會館、國際陶藝工作室、陶瓷公園、陶瓷雕塑園區等。筆者曾於2004年受邀在此創作戶外大型雕塑,當作品完成後並未看到安置於園區中的景象,能一圓再見當年創作的作品矗立於園區的心願是信樂行主要的目的,並且再度拜訪當地的幾位藝術家。

此行於信樂地區卻發現一個現象讓我深感興趣,而加以深入了解。當時有一「信樂作家協會」(日語漢字的寫法)共有上百位會員在信樂街上的畫廊或是公共空間,同時將近十來處的室內和戶外的展覽。尤其在「新宮神社」的戶外展有著相當不錯的水準,隨著神社的環境裝置著作品:或大或小的物件,裝置於樹上、石燈中、碎石的庭園中、慶典時擊鼓的亭台上……,像是空間中的精靈、像是祭祀中與神靈對話的異世界。幾次來到信樂,就這次的這些展覽特別讓我有驚艷的感覺,尤其是協會的藝術家大都是當地小有知名度的人物,會長是國際上相當活躍的奧田博土先生(他曾於2001年受邀於鶯歌陶瓷博物館大型雕塑國際邀請展與工作營),這樣的組成、這樣的展出已經讓我相當驚訝,筆者卻在同時獲得一本小冊子,更是感到興奮。這是名為「窯元散策路」(日語漢字)的一個團體活動,包含了當地的年輕藝術家、知名的攝影家、建築師等,在信樂郊區的窯場,結合了十處廠家與閒置空間作實驗性的展出。當我頂著烈日一一探訪的時候卻都撲了空,詢問之下才知道展期已過,直呼可惜,只是單從文宣中就已經很吸引人了。後來和友人山田浩之先生見面時才知道這是相異於「信樂作家協會」的一個年輕藝術家組織,在山田先生與其友人的合作之下正朝向當代藝術快速的前進,也和已成名的作家協會做微妙的競合發展。讓人感覺到這平靜的古老陶鄉底下卻暗潮洶湧,充滿著無限的生命力。

陶瓷產業的「寂」

幾次來到日本,走訪過信樂、瀨戶、美濃、備前等地,這些地方除了在每年不同的時間所舉辦陶瓷祭節慶時才會出現人潮,平時就是在周末也只是稀稀疏疏的人進出在街道上櫛比鱗次的陶瓷商店中,看不到有多少成交,如果這些店家看到台灣鶯歌、三義在週末時的人潮,不知要羨慕到甚麼程度。成堆成疊、滿坑滿谷的陶瓷器躺在商店中、躺在製造的窯場裡、各式各樣的展出空間中。納悶的心裡想著:這麼多生產的地方、這麼多投入工作的人、這麼多交易的場所,流通順暢嗎?在更精緻的展出空間裡,陳列著名家的作品,卻是一樣的冷清。好像這樣的消費市場氣氛也反映著日本的生活哲學「寂」嗎?事實上,陶瓷在日本人的生活文化已經有著根深蒂固的地位:日常生活的食器、精緻的茶器、生活空間與花道使用的花器……,從普通窯場的器物直到名家之作都有一定的消費或收藏,整個體系平靜的、穩當的發展著,像一條寬廣的大河不斷的緩緩向前流著,輩份分明,但年輕人的力爭上游可以讓人感受到一股隱隱的堅韌。記得在京都五條阪,即清水燒的區域,常有陶瓷市集的擺設,大部分是年輕陶藝家帶著作品擺攤於此,往往可以找到很不錯的作品卻是相當便宜的價格,可知背後的辛苦是難以想像的,輩分較高的名家卻也因日本長年的經濟不振而備感壓力,但這龐大的體系還是屹立不搖的發展。

在這生產與創作的背後有著不可忽略的就是教育。大學專校的陶瓷系、所,有的發展前衛的風格,也有朝向傳統研究,更有許多技術與職業長、短期的學校,專門培養設計與技術人才。更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有產業會館串連著生產與推廣,並與觀光產業結合。走訪過的「愛知陶瓷資料館」更是印象深刻,館內整理收藏著美濃、瀨戶地區陶瓷歷史的考古至現代發展的材料、技術等實驗與實作的寶貴資料,更收藏著影響過日本陶瓷文化的中國、韓國歷代陶瓷作品。當參觀完從資料館出來之後,對這地區的陶瓷歷史、淵源、材料、技法、風格特色有著全盤的了解。教育、研究、推廣等可說是陶瓷藝術創作、陶瓷工藝產業強有力的後盾。

期許

反觀台灣的陶瓷藝術發展,早期許多的起源來自中原文化,後來各個層面更是受到美、日強力的影響。台灣的後殖民性格使然,雖然不像日本有著紮實龐大的體系,但是卻有一股活潑寬廣的包容性,因而充滿著無窮的可能性,如果假以時日,能夠使教育、研究更完整、更紮實,整個體系才會有更深厚的根基。只是在推廣發展的過程中,如能避開落進當下一現即滅、即取即棄的快速流行文化洪流中,否則將被消費殆盡,那整個台灣的陶瓷藝術領域將是無可限量的,更可長久深遠的拓展。

訊息來源:http://www.ntcri.gov.tw/zh-tw/Quarterly/Content.aspx?Para=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