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中穿梭—徐永旭的抒情劇場

作者:溫淑姿

穿梭於東西方的虛空之間

2006年底徐永旭(1955-)發表「界.逾越」,一改過去獨立或並置擺設傳統意義的雕塑,從宛如由Henry Matisse畫中舞者跳出來的雙人舞蹈系列(1998年以前),到酷似埃及神殿巨石雕刻法老王與后縮影(1998-2000年)的半抽象鏤空雕刻,隱約透著Henry Moore的鑿痕。而這場發表,拋棄了具體實物的指涉;遠望如海帶般的的兩米高橢圓透空裝置、由數十件自由形態的橢圓自由排列成劇場似的空間,讓觀者往來穿梭。

 

  1. 極簡主義的極簡與空間營造

這類形式單純的大型裝置,係受到Richard Serra(1939-), Fred Sandback(1943-2003), Michael Heizer(1944-)等幾位極簡或後極簡藝術(minimalism, post-minimalism)所創作的影響(註1)(徐永旭,2006/12:10)。三人作品共通點在於,跳脫了極簡藝術初期的幾何雕塑,觀者只能在距離之外觀看。他們將這些純粹、簡潔、去除肌理的幾何作品尺寸高度膨脹,甚至有大到五六米以上的銅牆鐵壁,或者如展場樓層高度的多重線性虛牆,以及下挖幾米黑洞,將觀者團團圍住。觀者也隨著高牆弧度變化所圍出的空間、多重線性虛牆之間往來穿梭(Sandback取名「步行空間」(註2));而面對無底洞般的深淵,也造成巨大牽引力,觀者彷彿要被吸入黑洞。

 

徐永旭受到前述虛空間創作的影響,以所熟悉的黏土材料,捏塑數十個兩米高的中空橢圓帶狀造形進行排列組合,正側面交錯擺置形成的步道,觀者行走其間觀賞到大橢圓正面手塑的肌理造型,也能轉過身來從側面望穿,亦虛亦實、交叉映現。

 

  1. 中國園林的穿梭與涵容

當觀眾穿梭在大橢圓的陶林中,恍惚間,彷彿時空錯位,走到了江南園林的廊道間、綠蔭下的記憶,似有還無;然而無論怎麼走,都看不見全貌。不似「孤帆遠影碧山盡」般一眼望穿,而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迂迴間接,但視覺經驗與身歷其間都有著互相穿透。繞一圈後,再從記憶中構築完整的園林心象,只是無法盡賅。

 

此時人與園林山水之間,悠游其間的享受與包容;是主客體相容,而非對立的關係。徐永旭兩米高的透空橢圓裝置,觀者穿梭,似乎聯結著園林小徑間迂迴的視覺與身體經驗。而這樣的經驗,與前述極簡藝術創作,營造空間的霸氣,對行走其間的觀者造成一種壓迫感,是截然不同的。

 

質樸 肌理 手工性:抒情美學的映現

 

有趣的是,捏塑堆疊橢圓造型及豐富的肌理,呈現有機的曲度,令人想起中國園林景觀中作為點景的假山,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解索皴(有著舒緩的韻律),傳為五代貫休(833-913)的羅漢圖的架裟有如岩石紋理般的質地,以及鄭板橋的竹石圖(黑竹白竹、虛實相應)。乍看之下,似乎無關係的這幾樣東西,其間同質性,其實在於中國山川人物繪畫及園林自然樹石一種樸實的質感,以及描繪山水筆墨線條的悠然自在,化約成有機的、虛實相應的抽象。這就是我們在徐的創作中感受到、一種中國美學影響下的共同特徵。

 

而這些正是作者這些或立、或躺、或完整、或裂解的抽象造型裝置中,急欲表達的、屬於原始陶工的、回到尚未有轆轤石膏模的時代所承載的、勤僕誠懇、徒手製作的手工性、一種離開外界塵囂回歸人自身存在的強烈關注。

 

超越自我的修練:捏塑中關心自我

 

  1. 以身體知覺進行創作

 

他採取身體為先,引導思維思緒的過程,主導這一系列整個創作的身心狀態。

 

他像個古代陶工一般勞動,疲憊之餘,還承受著前述作品未可知的不安,顯得焦慮、緊繃與疲憊。當觀者走近大橢圓時,並不造成壓迫感;反倒是,強列感受到創作者幾近苦行僧般,一點一滴捏出的肌理,也因此令觀者顯得渺小。其次,側面穿透,視覺上感到還別有洞天,高大造型的壓力也就隨之轉移了。

 

  1. 從自我超越到自我技術

 

為何要如此自苦,硬逼著維持疲憊不堪的極限來創作?筆者認為是徐永旭對自我超越的強烈希求所致。求好心切、自我要求,顯現出自我超越的旺盛希求心。

 

徐永旭幾年前曾聆聽以傅柯(Michel Faucoult)「主體詮釋學」為主的課程講述。書中所談的「自我技術」(techniques de soi),對他產生相當影響 (註3)。其內容似乎也在牽涉到探索極限的修身技術,這與徐永旭近乎苦行的身心狀態,有些關聯。也因此,大橢圓邊框愈做愈薄;波浪起伏的邊框直立擺設,顯得不安穩。觀者站在作品前,或行走其間,彷彿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幾許不安。

 

結語

 

山水靜觀皆自然,我觀,我寫畫、雕塑自然;我觀「我」,我捏塑黏土也捏塑自我;我遂成為錄影作品的一部分,也成為整體裝置的一環。此時,物與我、作品與我,似乎也分不清主客體了。

 

參考資料

米歇爾.福柯 (Foucault, Michel), 1926-1984著,佘碧平譯(2005),主体解釋學上海市 : 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

徐永旭(2006/12),界.逾越。指導教授:張清淵。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長美著(1988),中國庭園與文人思想台北市 : 明文 三版

龔卓軍(2006/4),真實身體行動的自我技術:用果陀斯基閱讀晚期傅柯。

藝術觀點。29:4-15

Hal Foster(c2001), Richard Serra :torqued spirals, toruses and spheres . New York: Gagosian Gallery

Hugh Honour & John Fleming,2005).A World History of Art. London: Laurence King, 7thed.

 

註釋

註1. 徐永旭2005年赴美旅行,接觸到這三位藝術家作品,提及「他們的作品均是以材質、空間、身體為表現的核心」(徐永旭,2006/12:10)。此處所指身體,應是觀者行走其間身體隨著被巨大造型,或者站在深洞邊緣產生被吸入感受,與徐永旭製作作品時身體為先的捏塑動作引導思維(徐永旭,2006/12:14),並不相同。

註2. pedestrian space,詳見First printed in Fred Sandback, Sculpture 1966-1986 (Mannheim: Kunsthalle 1986).轉載於diacenter website , Remarks on my Sculpture 1966-86

2007/9/29查閱http://www.diacenter.org/exhibs/sandback/sculpture/remarks.html

註3. 當時,學者龔卓軍、何乏筆等發起該書法文原版讀書會,初譯書名為「主體詮釋學」,逐場將法文內容翻譯講述。該書後來由大陸譯成中文出版,名為「主體解釋學」。徐永旭當年讀書會有在場聆聽,對於其中自我技術,特別深刻(徐永旭,2006/12:摘要)。